【墨子沙龙】面对癌症,我们该怎么做——一位癌症科普实践者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20     来源于:上海研究院
第一次给中学生“讲课”,菠萝博士有些忐忑:孩子们会不会觉得癌症离自己生活太远了,不感兴趣?带着这种忐忑,和很多关于癌症的故事,菠萝博士来到中国科大附中,面对初二的孩子们,他说:“今天,让你记住的可能不是关于癌症的知识,而是关于癌症和癌症病人的小故事,希望这些小故事可以在未来某个时刻,对你们产生好的影响。”

图片

菠萝博士本人,也是一个被癌症的故事改变人生的人。

菠萝本名李治中,“菠萝”是他给自己取的笔名。2001年,他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学习,原本,他希望可以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方面继续深造,可是,大四临近毕业时,母亲被诊断出乳腺癌。看到母亲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治疗效果的不尽如人意,自己却对癌症一无所知。他决定前往美国杜克大学,进行癌症的学习和研究。

图片

从那时起,菠萝博士一直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了解癌症。从兼职科普作家,到回国全职做癌症科普和公益,他一直有一个信念:希望能让大众接触到关于癌症可靠的信息。因为面对人生的“意外”,你的认知往往决定了你关键节点的选择。

在墨子沙龙活动现场,菠萝博士是一个特殊的嘉宾。他并没有带来高端难懂的知识点,反而连连向在场的初中生们抛出问题。“中国抗癌协会的标志上,为什么有螃蟹”、“植物有没有癌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世界上癌症发病率最低的两个国家,你信吗”、“器官捐献的同时,会不会顺便‘捐献’了癌症”、“儿童肿瘤是不是小号的成人肿瘤”……一系列问题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令菠萝老师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孩子的知识面和好奇心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他们用自己充满想象力的回答和菠萝博士形成热烈互动。

图片

深耕癌症科普多年,菠萝博士遇到很多儿童癌症小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按照目前医学水平,儿童肿瘤患者生存率远高于成人,但受制于经济发展和医疗条件的不平衡、信息的不畅通、观念的陈旧等因素,很多本应治愈的孩子错失了机会,还有很多患儿预后的生存质量不尽如人意。所以,菠萝博士担任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的这些年,聚焦服务患儿家庭,希望通过科学公益和人文关怀,提升患儿生存预后和生活质量。“向日葵儿童”作为基金会旗下的第一个公益项目,通过各种方式向大众提供有关疗法科普、临床科研、康复护理的靠谱知识,旨在帮助家长和基层医生了解疾病,避免误诊,少走弯路。

图片

活动现场,有观众通过线上提问,菠萝博士坚持做癌症科普和公益的动力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菠萝博士打开了话匣子。

菠萝博士不止一次被问到——留美博士不继续从事科研,直接进行癌症药物研发,专职做癌症科普,是不是浪费人才。

能让菠萝博士坚持下去的动力,其实还是一个个关于癌症的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有些是受益于他科普的粉丝,有些是身边患癌的朋友和同事,他们不幸遭遇了癌症这个意外,但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用科学的知识、勇敢乐观的心态,战胜了自己。

去年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菠萝本人也遭遇了一次“意外”——他遇上了很严重的车祸,脑部、眼睛、行动功能都遭遇了巨大创伤,未来突然变得充满挑战。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正是平时的知识储备,和主动的心态调整,让他和医生一起,解决了一个个问题,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图片

现在坐在台下的孩子们,也许还没有深刻体会到,人生充满了“意外”和“不确定”,他们也许只是受原始好奇心的驱使,想去学习癌症的知识。但是,相信未来总有某些时刻,当他们的挑战真正来临,想起今天关于癌症的故事,他们可以勇敢无畏,听从内心的召唤,做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