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系统第三季度系统党委(党组)中心组联组学习会在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召开

发布时间:2015-05-21     来源于:
 

11月20日下午,上海市经信党工委、市经信委领导及各处室主要负责人、系统部分中央在沪单位党委(党组)书记等约一百人组成的代表团来到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对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创新中心进行参观访问,并召开了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系统第三季度系统党委(党组)中心组联组学习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教授及其科研团队、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管理团队对来访团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陪同市经信党政领导首先参观了潘建伟院士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创新中心的实验室,潘建伟院士向他们简单介绍了他的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展示了中心研制的量子通信设备产品。

随后,全体来访人员来到三楼报告厅,参加了潘建伟院士的主题为“量子通信”的报告会,市经信党工委副书记张锡平主持了此次报告会。张锡平书记表示,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国防、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量子信息科学的研究目前已处于世界前列,为了帮助系统干部开拓视野,了解量子通信的发展情况和产业发展前景,举办了此次学习会。

           

随后,潘建伟院士为学习组成员做了题为《量子信息技术前沿进展》的报告,量子通信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尖端技术,由于量子信息科技的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该领域的发展,“量子调控研究”被列入科技部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专门设立了“单量子态和精密测量”重大研究计划。潘建伟团队针对量子信息多个研究方向全面系统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在实用化量子通信、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多光子纠缠操纵、冷原子量子调控等多个方向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量子通信方面,发展量子通信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量子通信网络体系。目前已启动的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将于2016年前后建成连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国防、政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利用卫星对自由空间光量子传输进行中转,是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另一有效途径。基于潘建伟团队取得的技术突破,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2016年前后发射,将实现高速的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我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同时可实现空间尺度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探索对广义相对论、量子引力等基本理论的实验检验。

潘建伟院士表示,量子通信克服了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患,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在国际上一直属于炙手可热的科研领域。而中国量子信息技术通过本世纪十几年的发展,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国内与国际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希望中国的企业可以很好的抓住机会,在支持科研产业化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达到双赢的局面。

报告结束后,张锡平书记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上海市经信党工委将对潘建伟院士量子团队后期的产业化工作给予全力的支持,也希望系统中央在沪单位可以有机会和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合作。

此次参观团除市经信党工委、经信委领导外,还有包括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网公司、上海航天局、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上海有限公司等近100家大型央企单位。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大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领衔,该中心承担“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量子科学卫星”等数个国家重大工程,创造多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多次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欧洲、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在国际科技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