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2015年),19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4 次入选英国《自然》杂志或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国际十大科技进展、15次入选美国或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实现了我国量子科技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和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转变。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对中国科大量子信息科技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指出,“很有前途、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随着量子信息科技进入深化发展、快速突破的新阶段,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科研机构和产业资本正在加速进行战略部署,英国、欧盟、美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战略如量子技术旗舰项目纷纷启动。为了抢抓发展机遇,中科院决定依托中国科大共同建设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创新研究院”),支持量子创新研究院有效利用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聚焦国家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开展大体量大协作的技术攻关,为我国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赢得战略主动权奠定坚实基础。
量子创新研究院的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大,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为潘建伟院士。中科院内参与建设单位有: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授时中心等;中科院外的协同创新单元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团队。
量子创新研究院已凝聚起一支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人才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35人)、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5人)等在内的具有副高级或高级职称的核心骨干人员800余人,连同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技术支撑的其他各类科研人员共计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