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黄方、彭承志、刘磊、王江云、宋卫国、李传锋、潘世烈、王亚愚、李学龙)
大会授予全国99位科技工作者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我院彭承志研究员获得表彰,本次获奖的还有我校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教授、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卫国研究员、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方教授。
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该奖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该奖项是1987年由钱学森、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设立的,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获奖者不超过100人。截至目前共颁发了13届,1297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1个集体获奖。获奖者大部分已经成长为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带头人,其中40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与评选工作于2013年7月开始部署,共有203个单位和95名专家推荐提名776名有效候选人。评审委员会以白春礼院士为主任、潘云鹤院士为副主任,17位院士为委员,邀请163名院士、专家担任评审专家,经过16个学科的初评、复评,产生99名入选者。
我院彭承志研究员因在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研究方面做出的系统性工作,推动了量子通信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而获得2012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数理科学奖。他长期从事远距离量子通信实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验证了诱骗态量子密钥通信方案的实用价值,先后实现了远距离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性成果和突破。作为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在Nature 发表1篇,Nature Photonics 2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 3篇学术论文。(上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