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我校考察

发布时间:2015-05-11     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莅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察工作,并带来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给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的贺信。教育部部长周济、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明方、安徽省委常委、秘书长詹夏来、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广祥等陪同考察。

  上午9时30分许,刘延东同志来到科大,下车后,与迎候在校史馆前的科大新老领导郭传杰、朱清时、许武和侯建国等亲切握手。当看到周围彩旗飘飘、一派喜庆的气氛时,她微笑着说,我这次带来了胡总书记的贺信,现在是学校新老班子交替的时候,学校校庆的氛围依然还在。

  当看到数学系教授史济怀时,刘延东亲切地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史老师的手说,新华社介绍了您的事迹,非常感人,我特别给路甬祥同志、周济同志说,在高校中要好好宣传您的事迹。您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确实体现出新中国人民教师的精神。她还风趣地说,我那时上大学如果遇到您这样的老师就好了。她关切地询问史老师的身体情况,并嘱咐史老师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长寿。史济怀老师表示感谢,并说,只要自己身体允许,学校需要,还将继续教下去。刘延东亲切地拉着史老师合影留念。

  之后,刘延东来到新落成的中国科大校史馆,从1958年“肇启京华”,到1970年迁至安徽合肥以来的“弦歌继起”,再到“世纪新篇”和专题展区,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地仔细参观,听取朱清时院士的介绍,并饶有兴趣地询问身边的学校领导。当看到众多著名科学家担任科大系主任并给学生上课时,刘延东称赞说,科大真是大师云集,有这么多著名科学家给学生上基础课。她还称赞校史馆资料保存得好。当走进少年班专题展区时,她说:“微软的张亚勤就是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吧?”校史馆一楼的一个展室珍藏着我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赵忠尧先生历经艰难于1955年建造的,赠送给中国科大用作实验和人才培养。在听取介绍后,她动情地说:“这真是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最后,在签名簿前,她风趣地说,今天正值神州七号飞船航天员出舱,这个日子是不会忘记的。

  刘延东同志非常关心科技创新问题,参观完校史馆之后,她又马上来到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在实验室大厅,刘延东与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师生代表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侯建国校长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近年来的成就,刘延东不断点头称赞。她来到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与年轻的科学家潘建伟教授亲切握手。潘建伟简要介绍了量子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保密通信方面的应用,以及量子态隐形传输等国际前沿科技,并介绍了他的研究小组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刘延东听后十分高兴,对潘建伟说:“感谢你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当她了解到潘建伟小组在量子信息有关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时,刘延东对潘建伟和他的同事们说,你们已经站在了国际前沿,你们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行了学科交叉。希望你们继续努力,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并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参观结束后,刘延东同志来到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一楼科技展厅,与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校党委书记许武主持。会上,白春礼常务副院长首先宣读了胡锦涛总书记为我校五十华诞专门发来的贺信。

  随后,侯建国校长代表学校从文化、体会和愿景等方面,简要汇报了中国科大教育创新与发展实践,报告了我校五十年办学历程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介绍了五十年办学经验和体会,汇报了学校今后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

  会上,中科院院士李曙光教授就科大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创新报国、“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杜江峰教授就青年人立足国内开展科研、校研究生会主席赖凯同学就在校学习和科研生活的体会、原校党委书记郭传杰就科大精神等话题先后发言。

  在认真听取学校的介绍和师生代表的发言后,刘延东发表了重要讲话。她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科大建校五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刘延东高度评价了我校五十年来的办学成就,科学总结了我校五十年的办学经验,并对我校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她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科大建校五十周年发来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大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科大办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殷切希望。希望科大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全面落实贺信的精神,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庆祝五十周年为契机,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贺信的精神为契机,再接再厉,奋力拼搏,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延东说,中国科大的诞生是我国教育、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五十年前,为了适应国家发展尖端科技的重大战略需求,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亲手创办了这所新型理工科大学。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科大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始终秉承“创新立校、科教报国”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成为新中国创办最成功的大学之一。南迁合肥之后,师生员工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扎根江淮大地,自强不息,顽强奋斗,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以才智、心血和汗水书写了中国科大历史上的又一个辉煌。中国科大以累累的硕果和辈出的英才,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科大的历史是一部爱国史、奋斗史和创业史。中国科大的历史见证了新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不平凡历程,中国科大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厚爱和重托,无愧于“科技英才之摇篮”的美誉。

  刘延东指出,五十年来,中国科大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创造了辉煌业绩,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有五点,特别值得今后坚持和发扬:第一,坚持围绕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创造性地把理科和工科相结合,大力培养各类尖端科技人才,大力开辟尖端科技领域;第二,坚决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把“质量”和“特色”放在学校发展的头等位置,而且遵循“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方针,保持清醒和理智,任何时候不跟风。始终坚持“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定位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三,坚持教育和科研共进,将科学院的人才优势、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优势和中国科大的教育优势有机结合,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探索出教育和科研相互促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第四,坚持积极推动改革创新。科大的不少改革举措,都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对我们国家高等教育起到了带动作用;第五,坚持培育大学精神,弘扬老一代科大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融入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孕育了独特的科大精神,培育了优良的校风、学风。这些经验是中国科大五十年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将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的精神动力。

  刘延东说,这次党中央决定,许武同志接任党委书记,侯建国同志继任校长,是组织上的慎重决定。希望许武同志、建国同志勇敢地挑起重任,贯彻落实总书记贺信的精神,以科大五十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发扬科大的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把学校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刘延东强调指出,中国科大是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排头兵之一,要认清肩负的责任,全面加快改革、建设和发展,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她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向中国科大提出了五点希望:

  第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推进教育的科学发展上有更大的作为。中国科大要按照中央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总体部署,进行谋划、部署,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准备,使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成为转变思想观念、理清发展思路的过程,成为研究解决科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建立科学发展机制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做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引领者。

  第二、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有更大作为。希望科大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战略方向,认真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在国家需要的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攻关,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努力。要贯彻国家关于中部崛起的重大部署,更好地支持安徽的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发挥整合带动和辐射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三、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造就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上有更大作为。希望科大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中心任务,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从教师、学科、教学、管理、投入等各个方面建立完善质量的保障体系,做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努力汇聚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教师,造就更多学术领军人物,培养更多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建设更多的勇攀高峰的教学科研团队。要更好地借助中科院大师多、名师多的优势,发扬教授上讲台的传统。要抓好学科建设,改善学科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培育前沿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形成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群体。

  第四、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在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上有更大的作为。希望科大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发挥多学科的交叉优势,探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凝聚科研力量,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方面多出高水平标志性的成果。还要强化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建设现代化科研基地,促进人才、项目、基地的一体化建设,要深化和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产学研基地,推进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为建设国家创新型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上有更大作为。希望中国科大继续发扬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创造性地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使改革创新成为一种文化氛围,一种自觉追求。要探索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重视探究式教学和实践活动,重视基础理论教育,重视思维方法的科学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以及创造精神。还要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有利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利于激发教师积极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要拓展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强强合作,借鉴先进的经验,提升办学水平,不断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刘延东最后指出,中国科大作为一所年轻的又充满希望的大学,是一所肩负国家重托和人民期望的大学。我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中科院、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科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陪同参观并参加座谈会的还有中科院、教育部、安徽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校领导李国栋、王东进、鹿明、窦贤康、叶向东,王水、施蕴渝、伍小平、郭光灿、李曙光、张家铝、张裕恒、俞昌旋等8位院士,秘书长朱灿平,校长助理尹登泽、张淑林,10多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