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关心前沿科技发展的朋友们来说,“九章”二字,指的早已不仅仅是我国古代的数学专著,更代表我国在量子计算方面屡次刷新的世界纪录。“九章”的第一代原型机诞生于2020年12月,处理高斯玻色样问题比当时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5个数量级。而2023年10月诞生的“九章三号”,处理高斯玻色采样的速度甚至比“九章二号”提升了整整一百万倍。
在我国量子科技稳扎稳打向前推进的同时,对于量子计算的产业前景,大家看法并不一致:有人高歌猛进,有人谨慎甚至悲观。那么,作为开展量子研究的科学家、“九章”系列量子计算机主要负责人之一的陆朝阳教授,他有怎样的看法呢?2024年墨子沙龙首场活动,陆朝阳教授以“量子光舞“为题,分享了他的观点。活动由中国科大印娟教授主持。
“量子离我们并不遥远,量子一直在我们身边,”陆朝阳介绍说,“量子力学诞生已经超过120多年,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催生了包括晶体管、激光、核磁共振等等一系列的技术,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陆朝阳首先简单介绍了量子基本概念以及“第一次量子革命”的精彩纷呈。量子是组成物质和能量的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在微观的量子世界里,有一些与宏观世界完全不同的规律。宏观世界中,已知确定的初始状态和条件,会得到确定的结果。而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位置、轨迹都遵从一定的概率分布。量子力学允许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即量子叠加,众所周知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就是量子叠加的生动阐述。那么,量子叠加和测量塌缩究竟是“上帝掷骰子”,还是如爱因斯坦所说,是由于存在我们还未发现的隐变量呢?针对这个问题,上个世纪,科学家们展开激烈争论,而在1935年被爱因斯坦称为“遥远地点之间的诡异互动”的量子纠缠,今天还在启发着科学家对物理前沿的思考。随着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从哲学层面的争论,渐渐变为可以在实验中验证的结果,量子力学的面目渐渐清晰,量子信息科学迎来了黄金时代。随着实验科学的进步,人们不仅可以被动的观测很多物理现象,甚至开始主动在实验室产生、操纵单个以及多个粒子的纠缠。“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大幕就此展开。所谓“第二次量子革命”,主要是指利用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的方法,突破信息和物质科学技术的经典极限,在安全通讯、超快的计算,以及精密测量等方面引领的一系列技术革命。我国科学家于2016年发射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已经实现了千公里量级的量子通信相关实验,并作为重要工作被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引用。陆朝阳教授是一个铁杆金庸和周星驰迷,在他的报告里面,经常把从事科研的过程和武侠情景对应起来,并使之容易被观众理解。在他看来,在量子计算方面的不断精进就像对更高级武功的不懈追求一样,永无止境、充满挑战。